雅思阅读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做题前是不是该读一下文章。依鄙人拙见,要获得高分,做题前浏览一遍是必要的;而同时,不少考生又会面临另一个难点,即在考试规定时间内逐字逐句看完三篇文章与做完所有题目,对他们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那应该如何解决决这一矛盾呢,这就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1. 浏览文章的必要性
我并不不承认不少状况下做题不需要浏览文章。一般先阅读题目,然后通过题目中的关键字到文章中定位,最后找到答案。但若遇见某些题型,单纯依赖定位就不合时宜了,即便侥幸做对,那也是自欺欺人。例,如现在颇有大展其鼓之势的段落细节配对题。简而言之,此题型就是出题者给出一个细节,然后需要答卷者找出细节所在的相应段落。若用定位法,必然整段逐行搜寻,耗时耗力,效率等同于通读全文,更何况有时还未必能找到题干中的相同词汇,而是需要靠做题者自己去总结。比如“剑四”52页30题题干“a description of the mental activities which are exercised and developed during play”,在文章有关段落中非常难甄别出上述信息。还有T/F/NG题中,虽然题目顺序与原文答案出现顺序一般维持一致,但也不可以完全排除顺序打乱的状况出现,比如“剑五”19页8-13题。要做出这类题,那就非读文章不可了。
有些同学或许会有如此的疑问,雅思文章题材五花八门,行文艰深晦涩,要了解都困难,如何能在几分钟内,梳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了解,雅思文章的学术性虽然决定了它的深度,但其次也决定了相对固定的文章结构。由于学术是严谨的,在形式上它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就学术范畴的文章而言,其看法可以犀利独到,但论证需要缜密,所以文章层次结构相比起他体裁是稳定的。换言之,学术文章有点八股文的味道。那样大家就能借助这点飞速学会文章结构继而学会思路了。
文章的性质决定了文章的结构。在《剑桥雅思》的前言中,关于阅读有如此一段话: “The passages are on TOPics of general interest. At least one text contains detailed logical argument.” 据笔者察看,所有雅思文章都可以分为两大类:介绍性的学术说明文和论辩性的学术论文。说明文只不过对一个既定的事实进行客观介绍和陈述,不包括argument,教科书就是这些;而学术论文一般针对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论证,继而提出解决方法,其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雅考虑试中,这种文章分为两种:实验论证和逻辑论证。下面就依次介绍这几种文章的结构。
介绍类学术说明文的结构
要判断文章类别,一般看标题就能了。介绍类文章是对某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或介绍,所以标题一般为名词短语或者以How开头的疑问句。具体结构如下:
-Introduce a phenomenon or a fact.
-Detailed Description:
Timeline/Different Aspects/Logic Development
-Look into the future/Summary
无论什么文章,起始段一直引出主题,所以多用叙述描写性语言,或介绍现象,或陈述事实,或交代问题。
在介绍类说明文中,中间断落是对事物细节的展开描述,各种话题可以通过三种不同方法展开。第一类时间顺序,一般用于陈述一个历史事件,比如剑五中的“Johnson’s Dictionary”就是这些。第二类并列或递进,从每个侧面来介绍,比如剑四中的“What Do Whales feel?”,一看标题就了解是介绍鲸鱼每个感官的,是并列结构。第三类是逻辑顺序,据笔者统计,环境自然类文章多根据这种顺序,下文对此会作详细评述,这里不再赘言。
论证类文章的结构
实验类文章
-Introduce Experiment
-Pre-experiment
-Experiment Process
-Result
-Analyses and Syntheses
在雅思阅读中,实验类文章结构最为固定。笔者剖析了“剑四”和“剑五”中所有实验类文章,发现其结构无一不遵循以上套路,这是由于实验报告的形式本来就单调。首段一直说明实验的缘起与实验没目的,然后介绍实验前的筹备工作包含器具,实验主体等,接着进入实验进程的描述,而后公布实验结果,最后综合数据得出结论。无论实验干什么,这个基本顺序是不会改变的。
2. 结构阅读法
那样雅思文章该如何读呢?第一,大家来看看雅思权威考官Vanessa Jakeman和Clare McDowell两位专家是如何说的:
“When you go to university or college you may be overwhelmed by the amount of reading you are expected to do. You will have to do a lot of this reading on your own and you will need to be able to read discriminatingly. This means you will need to have the skills required to focus in on the information that is important to you and to skim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that isn’t.”
根据他们的说法,雅思阅读就是考察学生在读长文章时筛选信息的能力,即read discriminately,了解什么是要紧信息需要细读,什么是无用的,可以忽视。雅考虑题的设计思路不止是为了测试考生的语言水平,更在于帮助考生培养起一套合适英联邦大学教学观念的学习技巧。在英国念文科的同学都会有如此一种共识,那就是一学期要看不少书,写不少essay,有些同学虽然非常刻苦,整日地泡在图书馆里做书虫,但还是读不完reading lList中的必念书。再对比周围英国同学,他们不见得比大家刻苦,却非常能掉书袋,写出的essay理论功底更深。学习效率的高低正是由阅读办法的差异导致的。中国学生从小同意英语精读教学,咬文嚼字,看书喜欢一页页地细嚼慢咽。就个人阅读习惯而言,这种读法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做学问,这就不是正确的办法了。而英国学生念书,一直先浏览目次、摘要等信息,然后阅读索引,找寻需要的信息,所以他们一本书一般读一天甚至于几小时已经足够。同样雅思的文章,也不必逐字逐句的读,而是要知道作者行文时的构思与写文章要达到的目的。假如做题前就能对文章的思路了如指掌,那就好比站在了作者的高度,定位时也就不会出现无的放矢的试试看了。
逻辑论证类结构
-Introduce the TOPic/problem
-Literature Review
-Present Causes/Reasons
-Writer’s Approach
-Supporting Evidences
-Conclusions
这种文章从结构上讲更接近于论文。起始段导出议题,第二部分对议题进行文献综述,介绍已有些看法或探讨引发问题是什么原因,第三部分引入作者的判断与有关分论点或论据,最后是结论。在雅考虑试是中这种文章一般是比较难的。
3. 实战中的运用
下面结合题目具体说明结构阅读法的运用。
例一
一看标题就了解是说明文,主题是介绍约翰逊博士的词典。然后阅读具体断落来套结构,注意一般只须看首尾句就能了。第一段第一句”There had been concerns about the stat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交代背景,说明英语语言的问题,引出编词典的主题。第二段首句“there had, of course, been dictionaries in the past”介绍过去的字典,可知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根据时间顺序进行的。抓住这点,剩下几段就容易剖析了。依次往后,分别讲了编词典的必要性、编词典前的筹备、编词典中的艰难、介绍工作成就、出版后的好评,约翰逊的感慨与最后功成名就。抓住这个顺序,即便后面的T/F/NG题次序打乱,每道题也依旧可以准确迅速地定位了。限于篇幅,此处稍举几例。第9题“Johnson has become more well- known since his death.”这句和身后事有关,根据时间顺序一定在最后一段找了。第10题“Johnson had been planning to writer a dictionary for several years”,根据时间顺序,这句应该去第四段找,由于那段讲的是编词典的筹备阶段。
例二
第一通过首句可以判断是实验类文章。阅读各段首句,梳理结构:A段引出实验,说明实验目的。B段介绍实验前的筹备工作。C段实验过程。D、E两段实验结果,F、G、H三段实验剖析。最后一段综合,得出结论。看后面的段落细节配对题。14题从生物学角度剖析实验结果,在F、G、H段内找。从首句可判断F段讲动物攻击性,G段讲社会性,H段讲人性和道德,动物攻击性最接近生物学,所以选F段。15题讲实验目的,所以选A段。16题讲实验主体,所以B段。剩余各题都可照猫画虎,这里不再赘述。
环境自然现象类文章结构
-Introduce phenomenon
-Causes
-Impacts or effects brought by it
-Solutions/Look into the future
文章的主题一般是某种现象如地震,火山等,起始段介绍现象及其产生是什么原因,下面各段讲导致的后果,介绍人类如何应付,最后展望将来。比如,“剑五”P86,“The Impact of Wilderness Tourism”探讨野外旅游, 主题是环境类。根据这个结构即便不看文章,大家也应该可以判断Section A选的是iii这个标题,依次类推Section B论述后果,那样应该选V由于里面有“disruptive effects”,而Section C论述应付手段所以选ii。